标普500指数创收盘新高,芯片板块全线下挫,ARM跌超7%,艺电跌超16%!全球市场关注日本央行利率决议

发布日期:2025-01-24 07:37    点击次数:172

当地时间 1 月 23 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 500 指数涨 0.53%,创收盘历史新高,纳指涨 0.22%,道指涨 0.92%。

"科技七姐妹"涨跌不一。英伟达涨 0.1%;亚马逊涨 0.17%;微软涨 0.11%;特斯拉跌 0.66%;谷歌 A 跌 0.2%;Meta 涨 2.08%;苹果跌 0.08%。

美股芯片板块全线下挫,ARM 跌超 7%,美光科技跌超 4%,阿斯麦跌超 2%。

艺电跌超 16%。艺电公布的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第三财季业绩报告显示,营收为 18.8 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 25.07 亿美元。同时,艺电下调全年度预订指引,主因是其游戏业务表现不佳,尤其是其足球系列游戏《EA Sports FC》。艺电预计,净预订量将在 70 亿至 71.5 亿美元之间,低于此前 75 亿至 78 亿美元的指引。

据中国基金报,韩国 SK 海力士,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制造商之一,1 月 23 日公布了创纪录的季度收益,这得益于用于生成式 AI 芯片组的高带宽内存(HBM)的强劲销售。

SK 海力士报告称,第四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 20 倍,达到 8.08 万亿韩元(约合 56 亿美元),首次超过竞争对手三星电子的盈利。

然而,SK 海力士首席财务官金宇贤警告称,2025 年内存需求的前景受到 PC 和智能手机制造商库存调整、强化的保护性贸易政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而变得不明朗。

大和资本市场的分析师 SK Kim 表示,SK 海力士的第四季度业绩"相当强劲",但指出投资者可能会担心市场进入调整期。他还表示,SK 海力士将继续在 HBM 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1 月 23 日,美国波音公司公布 2024 年第四季度初步财报。财报显示,受近两个月的劳工罢工及新劳工协议影响,公司预计每股亏损达 5.46 美元。此外,波音公司预计该季度现金流出约 35 亿美元。另据伦敦证券交易所估计,该季度波音公司收入预计约为 152 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波音股价盘后一度跌超 2%。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 0.13%,热门中概股多数涨跌不一,好未来涨超 21%,富途控股涨超 3%,爱奇艺涨超 2%;名创优品跌超 4%,蔚来跌超 3%,小鹏汽车跌超 2%。

COMEX 黄金期货收跌 0.32%,报 2762.1 美元 / 盎司;COMEX 白银期货收跌 1.83%,报 30.845 美元 / 盎司。

据券商中国,美国最新披露的就业数据与特朗普即将发表的讲话是美股市场的两大变量。

其中,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1 月 18 日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 22.3 万人,略高于预期的 22 万人,也高于前值的 21.7 万人。

与此同时,在截至 1 月 11 日的一周内,续请失业金人数跃升至 189.9 万,同样超出预期,创 2021 年 11 月以来最高。

分析称,美国上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攀升至六周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就业市场略显疲软。

需要指出,申请数据一般在年初波动较大,而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严寒天气和洛杉矶的火灾可能会在未来几周增加失业救济申请数据。

当前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在下周的议息会议上不会降息。特朗普政府的打击非法移民、关税计划加剧了美联储官员对货币政策走向的谨慎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市场还在等待日本央行当地时间 1 月 24 日可能的加息动作。

根据议程安排,日本央行将于当地时间 1 月 24 日公布利率决议,这将是特朗普上台后首家公布利率决议的全球主要央行。

分析人士称,日本央行的加息步伐或将加速,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将是关键考验。考虑到日本央行在去年 7 月意外加息后引发的全球市场动荡,市场高度关注该国央行未来的加息步伐,以及收紧流动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

目前,根据隔夜指数掉期交易显示,交易员普遍认为日本央行加息 25 个基点至 0.5% 的概率约为 100%,这一概率数字比去年底时增加了一倍多。

这意味着,这或将成为日本央行自 2007 年 2 月以来幅度最大的加息,这也将是六个月以来的首次加息。日本隔夜拆借利率也将回到 2008 年以来的最高位。

敦和资管经济学家徐小庆在最新的报告中警告称,日本央行加大紧缩力度是今年的一个"灰犀牛",日本央行加快加息将对全球流动性带来重大冲击。

道明证券分析师 Alex Loo 和 Jayati Bharadwaj 预测,如果日本央行加息 25 个基点而语气谨慎,美元兑日元汇率可能下跌 0.3%;如果日本央行加息并发出未来还会多次加息的信号,美元兑日元汇率可能会大跌 1.5%。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券商中国、中国基金报、市场公开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